位于溫泉一號橋下游三米處的石硼橋,雖已埋在水面之下,但在旱季仍然可見它的石腳,傳說中,它是咸寧風水集結源頭。
相傳,這座天然的石橋色彩斑斕,如彩虹橫貫,跨過東西王、侯二山,天然形成泄洪、排澇、抗旱于一體功效,比我們現在修的水庫還科學合理。可就是這么好的一座橋,竟一夜之間就轟然倒塌了。究竟怎么回事呢?
原來是人為災難。當年咸寧籍的七品以上官員就達百余人,其中出自馬橋鎮潛山村的孟中江提督,是造成石硼橋倒塌的關鍵人物。那年孟太爺回鄉省親,時任咸寧知縣歐大爺得知后,忙去請安。殊不知,這一天,孟太爺被頭天絡繹不絕的應酬累得臥床休息,歐知縣一早來請安時,孟太爺還沒醒。孟府丫環懶得開門,就把孟太爺穿的朝靴從大腳眼(狗洞)里丟出來,叫歐知縣就在靴上叩幾個頭行了。歐知縣又氣又恨,回到衙門一連數日想不通,為什么咸寧出這么多大官,風水這么好?于是悄悄遍訪陰陽,終于發現咸寧風水地脈的集結點,就是潛山腳下的“石硼橋”。
因此,他到處造謠說咸寧是天子之地,只要挖掉石硼橋,讓上游水直達東海,就會官通才出。在他的蠱惑之下,村民開始挖石硼橋,開始連挖數日,鐵釬鎬鋤挖壞無數,就是無法挖開,白天搬走的土,好像晚上又長回來了,這使歐知縣百思不得其解。一天深夜在石硼橋上徘徊時,隱約聽到有人說話:“石硼裝泥鰍,打開石硼漫漫溜,你日里千人挖,我夜里萬人挑。你人工天天搬,我陰兵夜夜填,什么都不怕,只怕黑狗血,童子釘(死人骨頭)。”
次日,歐知縣便殺了黑狗,找來“童子釘”,狗血一噴,“童子釘”釘下去,念念有詞:一溝清泉水,點點黑山頭;財主不過三代,清官到不了頭。石硼橋轟隆倒下。這時橋下面到處起氣泡,像血一樣的紅水在石硼橋下流了三天三夜,地下噴出了滾燙熱水,從此出現了溫泉,石硼橋就這樣消失了。
后來雷以諴(雷七爹)的母親夢見自己在河邊洗衣,一眼看去望不到邊的船,裝滿烏紗帽往淦河下游駛去了,他母親就用手中的麻錘,挑來了一頂帽子,就生了雷七爹這個一品大員。咸寧人知道風水被破了,去找歐知縣算賬,歐知縣云游不知去向,紳士們只好請來了陰陽采取補救措施,陰陽建議:不讓風水流走,必須在淦河下游的寶塔鎮修建一個塔,來鎮住風水。這座塔就是現在的筆峰塔,上面寫著“直達蟾宮”四個字,意指蟾宮折桂,金榜題名,狀元及第,人才輩出。(葉正學)
編輯:Administrator
嘉魚陸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廟,人稱吳主廟。廟里供的雖是吳主孫權,它的來歷卻和陸遜很有關系。 當年陸遜才二十多歲...
咸寧溫泉有座山,名曰潛山,說起這潛山,還有一段故事哩。 傳說在宋朝時,溫泉馮狀元的小姐招親,她繡了一面有九個人...
從通山縣城到九宮山,中間有一座山嶺,叫望闖嶺。說起望闖嶺還有一段故事哩。 傳說闖王起事以后,就有一句民謠:“迎闖...
何婆橋為今通城縣馬港鎮政府所在地。相傳,此地有一員外,家資巨富,雖年逾花甲,但膝下無子,僅有一女兒,自然視若掌上明珠...
通城縣石南鎮排合村有個叫牌樓沖的屋場,說起來倒有一段傳奇的來歷哩。這牌樓沖有一姓吳名昌祚的人,此人善醫術,鄉里誰人染...
寶鏡洞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寶鏡村,是黃龍山著名風景點。相傳玉帝之女慕黃龍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來游,至寶鏡洞時,坐下小憩。...
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小坳要隘,南通湖南平江,北通湖北通城,為古鄂州最南端的邊防要塞,亦為近代兵家重地。天岳關之名因...
通城縣黃龍鄉盤石村有個叫摸劍嶺的地方,為縣城去黃龍山的必經之地。相傳呂洞賓上黃龍山訪葛洪至此天黑,便蹲在一山崗石上出...
通城縣藥姑林場轄地有一個原名楠竹溝的地方。由于林深地險,當年被辟為紅軍醫院。有醫護人員10余人,長年傷病員70余人。這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