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城縣石南鎮楊山嶺仙人寺右側山坳約30米處,巨石林立,群石中有一塊高約3米的方形巨石,巨石半腰有一大一小兩個窟窿,大窟窿叫米壇,小窟窿叫鹽罐。說起這兩個窟窿,還有一段傳說呢。
很久以前,有一個仙人從楊山經過,看到這里青山綠水,茶香脈脈,是個休閑游玩的好地方,恰好到了中午時分,仙人又感到有點累、有點餓,便想在此歇歇腳。于是按下云頭,落在楊山的山嘴上,看到對面有座寺廟,便走進去。寺廟里只有幾個僧人,平時香火緲無,不要說招待香客,就是僧人自己的齋飯也要靠四處化緣,生活寒酸落魄。今突然有人造訪,主持自是拿出化緣而來的齋飯熱情招待仙人,自己卻空著肚子。仙人深受感動,就在右側一塊大石頭的半腰鑿了一大一小兩個洞,并告訴主持:以后要米就到大的洞里取,要鹽就到小的洞里拿。說完就不見了。僧人們見有神人相助,立即跪下便拜,千謝萬謝。
從此,僧人們再也不用四處化緣了,生活也不用發愁了。因為這兩個洞每天都賜一壇米和一罐鹽供寺里的僧人一日三餐。消息傳開后,來寺里的香客也慢慢多起來,多數沖著那鹽罐米壇來的。香客多了,吃飯的人自然增多了,一壇米一罐鹽也不夠了。一僧人靈機一動:何不把米壇鹽罐再鑿大點深點?于是他就找來鐵錘和鋼釬,將米壇鹽罐鑿大鑿深。結果第二天再去取米和鹽,洞里什么也沒有了!
至今,石腰上的米壇鹽罐依然還在,只是再也無法取到米和鹽了。(黃二甫 黎喜幼 整理
)
編輯:Administrator
嘉魚陸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廟,人稱吳主廟。廟里供的雖是吳主孫權,它的來歷卻和陸遜很有關系。 當年陸遜才二十多歲...
咸寧溫泉有座山,名曰潛山,說起這潛山,還有一段故事哩。 傳說在宋朝時,溫泉馮狀元的小姐招親,她繡了一面有九個人...
從通山縣城到九宮山,中間有一座山嶺,叫望闖嶺。說起望闖嶺還有一段故事哩。 傳說闖王起事以后,就有一句民謠:“迎闖...
何婆橋為今通城縣馬港鎮政府所在地。相傳,此地有一員外,家資巨富,雖年逾花甲,但膝下無子,僅有一女兒,自然視若掌上明珠...
通城縣石南鎮排合村有個叫牌樓沖的屋場,說起來倒有一段傳奇的來歷哩。這牌樓沖有一姓吳名昌祚的人,此人善醫術,鄉里誰人染...
寶鏡洞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寶鏡村,是黃龍山著名風景點。相傳玉帝之女慕黃龍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來游,至寶鏡洞時,坐下小憩。...
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小坳要隘,南通湖南平江,北通湖北通城,為古鄂州最南端的邊防要塞,亦為近代兵家重地。天岳關之名因...
通城縣黃龍鄉盤石村有個叫摸劍嶺的地方,為縣城去黃龍山的必經之地。相傳呂洞賓上黃龍山訪葛洪至此天黑,便蹲在一山崗石上出...
通城縣藥姑林場轄地有一個原名楠竹溝的地方。由于林深地險,當年被辟為紅軍醫院。有醫護人員10余人,長年傷病員70余人。這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