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城縣大溪國家濕地公園內,有兩個組的居民都姓鄔,他們代代相傳著鄔石林將軍的故事。
明朝年間,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統治,先后把眾多的子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,授予大權。明太祖死后,長孫朱允炆繼位,他感受到藩王勢力的日益膨脹對自己構成嚴重威脅,逐漸開始實行削藩。坐鎮北平的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,隨后揮師南下,史稱“靖難之役”。
燕王起兵不久,建文帝派出當時“飲馬大將軍”鄔石林率兵六十萬北上御敵,在石家莊城附近大敗燕王朱棣,并把朱棣包圍在正定縣城內,準備次日發起總攻。就在這時,有錦衣衛在建文帝跟前進讒:“您是太祖的孫子,燕王是太祖的兒子。如果殺害燕王,您就要背上殺叔的罵名。況且,鄔石林將軍手握重兵,一旦獲勝,萬一借‘殺叔’反過來征討您,到時,天下就會落到外姓人手中,此戰不能讓鄔石林將軍得勝。”第二天一早,建文帝命令鄔將軍班師回朝。鄔將軍百思不得其解,只好命令部下將燕王團團圍住,按兵不動,自己立即上書建文帝陳明利害,問明原因。可是緊接著,皇帝的第二道、第三道圣旨緊跟著又來了。鄔將軍只好班師回朝。回朝后建文帝表面給了鄔將軍大量賞賜,但解除了他的兵權,命令錦衣衛監視他的日常行動。
一日,鄔將軍應召入朝,對同僚低聲吟詠“四鼓冬冬起著衣,午門朝見尚嫌遲。何時得遂田園樂,睡到人間飯熟時?”錦衣衛馬上向建文帝告密。第二天建文帝召見鄔將軍,對他說:“昨天的詩寫得好啊,但朕何曾嫌你遲,改用憂字如何?”烏將軍嚇出一身冷汗,忙磕頭謝罪。建文帝說:“現在就放你回去,好放心熟睡。”隨即把他遣送回家。鄔將軍帶著家眷二十余人,回到故土——現通城縣高灘村居住。
后來,燕王重整旗鼓,攻打建文帝。公元1402年,朱棣奪位登基,改元永樂。其間建文帝三次派錦衣衛到高灘村請鄔將軍出山掛帥,可鄔將軍早已心灰意冷,出家在高灘村白鵝山的圣光廟當了和尚,后在此廟仙逝。
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報國無門的大將軍,在白鵝山圣光廟為這位將軍塑了金身。時光荏苒,白鵝山的圣光廟只剩下殘垣斷壁和幾個石墩了,但在當地,鄔姓家族中世代相傳著鄔石林將軍的許多英勇事跡。 (胡叢武、吳少偉、吳純軍)
編輯:Administrator
嘉魚陸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廟,人稱吳主廟。廟里供的雖是吳主孫權,它的來歷卻和陸遜很有關系。 當年陸遜才二十多歲...
咸寧溫泉有座山,名曰潛山,說起這潛山,還有一段故事哩。 傳說在宋朝時,溫泉馮狀元的小姐招親,她繡了一面有九個人...
從通山縣城到九宮山,中間有一座山嶺,叫望闖嶺。說起望闖嶺還有一段故事哩。 傳說闖王起事以后,就有一句民謠:“迎闖...
何婆橋為今通城縣馬港鎮政府所在地。相傳,此地有一員外,家資巨富,雖年逾花甲,但膝下無子,僅有一女兒,自然視若掌上明珠...
通城縣石南鎮排合村有個叫牌樓沖的屋場,說起來倒有一段傳奇的來歷哩。這牌樓沖有一姓吳名昌祚的人,此人善醫術,鄉里誰人染...
寶鏡洞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寶鏡村,是黃龍山著名風景點。相傳玉帝之女慕黃龍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來游,至寶鏡洞時,坐下小憩。...
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小坳要隘,南通湖南平江,北通湖北通城,為古鄂州最南端的邊防要塞,亦為近代兵家重地。天岳關之名因...
通城縣黃龍鄉盤石村有個叫摸劍嶺的地方,為縣城去黃龍山的必經之地。相傳呂洞賓上黃龍山訪葛洪至此天黑,便蹲在一山崗石上出...
通城縣藥姑林場轄地有一個原名楠竹溝的地方。由于林深地險,當年被辟為紅軍醫院。有醫護人員10余人,長年傷病員70余人。這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