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漆兵 趙忠志 通訊員 吳柳竹
世界上,一半神話一半仙境的地方并不多,咸安就是這樣一個地方,到處充滿著神話傳說,又處處都是仿若仙境的美景。昨日,記者來到太乙洞、孝子山風景區,去欣賞最美的風景,聆聽最動人的神話傳說。
▲太乙洞
▲鐘乳石
▲太乙真人神像
▲太乙觀
[賞太乙洞美景]
太乙洞風景區位于溫泉城區西南5公里的石烏山。該洞的形成至今約360萬年,相傳是太乙真人為民造福掘鑿而成。
太乙洞主洞全長2000余米,洞內鐘乳倒懸,石筍群立,有太乙神像、鯤鵬展翅、劈山寶劍、蘇武牧羊、天賜神鼓、錦秀長城、臥龍池、觀音座蓮、鎮妖塔等主要景點48處。其中太乙神像、天賜神鼓、臥龍池、天然石瀑等四處景點為洞中四寶,還有可容納萬人大廳,洞中有洞,景中藏景,堪稱鬼斧神工,被譽為“楚天第一洞”。
位于太乙洞頂的太乙觀,翠竹蔽蔭、香煙繚繞,靈官殿、太乙殿飛角鎏檐,并建有飛仙閣、八卦陣、練功場、梅花樁、步云長廊等一批景點。
太乙真人在此修煉為民造福的傳說故事在當地流傳甚廣。浮山辦事處銀泉社區72歲的老人陳安昭,多年來一直潛心收集浮山文化,龍潭橋的傳說、石烏山的傳說……提起浮山辦事處境內的每一個地名傳說,他都能娓娓道來。
據他介紹,太乙真人是玉虛天尊的二弟子,為人機敏,心地善良。玉虛天尊在外仙游時發現石烏山仙氣繚繞,景色宜人,命太乙和金蟬童子在此修煉,并親自在洞口書寫“太乙洞府”四個大字。
太乙真人在此修煉,每天除誦經外就是面壁打坐,每次打坐時,他的身上就會發出一道神奇的光,久而久之,太乙真人的身形像貌便深深地印在了洞壁之上。
有一年,這里方圓百里瘟疫流行。太乙真人騰云上空,環視四周,見民間濁氣蔽日,黃煙彌漫,一派瘟疫之象,便命童子取了洞內井水,投入百姓水井之中。百姓喝了井水,病癥全消。當地的老百姓只知道是天上的神仙救了這一方生靈,卻不知道是哪位神仙,直到很久以后,村民進洞發現石壁上的神像,這才知道是太乙真人救了他們。為了感謝太乙真人的救命之恩,當地村民為他塑了一尊金身像,許多老百姓家里還供著他的神像。
如今,前來太乙洞尋覓仙蹤,拜謁太乙真人的游客也越來越多。太乙觀長年香火不斷,霧嵐繚繞。游客們虔誠地匍匐在太乙仙人神像面前,叩頭膜拜,祈求四季平安,更是為太乙洞披上了一層層神密的霧紗。
[聽孝子山傳說]
孝子山緊鄰潛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北面,片區面積1101.9公頃,其中林地面積994.4公頃,占區域面積的90.2%,森林面積931.40公頃,森林覆蓋率達85%。
咸安孝子山是潛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延伸。去年9月,市林業局向國家林業局提交申請,擴大潛山國家森林公園經營范圍,新增孝子山片區,按照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潛山國家森林公園,屆時,潛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將擴大五倍。
孝子山片區景觀資源豐富,不僅有生物景觀資源,還有水文、地文、天象、人文景觀。除了常見的常綠闊葉混交林、落葉闊葉混交林、針闊混交林植物群落外,還有大量的落葉闊葉純林、常綠針葉純林等;孝子山片區水資源眾多,除了長江支流淦河水域外,還有人工濕地、水庫水潭十多個,水域面積達63.3公頃。孝子山作為潛山國家森林公園的“新寵”,散發著獨特的魅力。
孝子山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。相傳很久以前,西河村一帶的村民出現肺熱和眼疾,久治不愈。吳剛的母親住在這里也患有此病,吳剛為此每天上山采藥為母治病,可是母親的病總不見好轉。有一天,吳剛來到太乙洞,受太乙真人點化,上月宮找嫦娥討要桂花湯,終于治好了母親的眼疾。吳剛經常采藥的山,其外形特別像每天背著籃子采藥的吳剛,為了紀念吳剛為母治病的一片孝心,村民把他經常采藥的山叫做“孝子山”。雖然這個傳說故事我們無從考究,但吳剛的孝道精神卻流傳千年。
編輯:Administrator
上一篇:
筆峰塔:峰入蟾宮折桂香
下一篇:
節假日不得提價 咸寧2家4A級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將下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