踴躍參與猜燈謎慶元宵佳節
猜燈謎現場
2月28日,經過春雨洗禮,天空分外湛藍,溫暖的陽光伴著徐徐春風散播在崇陽縣大集廣場上。今天的大集廣場顯得格外熱鬧,人頭攢動,摩肩擦踵。由中共崇陽縣委宣傳部主辦,崇陽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,崇陽縣新聞宣傳中心承辦,咸寧市圖書館支持的崇陽縣2018年元宵節猜燈謎活動正火爆進行。
猜燈謎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,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結晶。猜燈謎又叫打燈謎,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娛樂活動,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,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,興盛于南宋時期。它運用藝術的手法和漢字的規律,著眼于字義、詞義變化,常用一個此舉、一首詩來制成謎語,既增添了節日氣氛,又展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。
下午2點整,活動正式開始。活動現場,一條條五顏六色的謎語在微風中搖曳,如同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兒,將春天的大集廣場妝點得格外美麗。越來越多的群眾來到了活動現場,將活動現場圍得水泄不通。“昔日桃園結義,誰料音書已斷(打一節氣)”“紅旗一舉號聲響(打一字)”“水管結冰用火攻(打一成語)”“洞中欲問年幾何(打一郵票相關名詞)”“空對空導彈(打一成語)”“玉步(打一電視劇名)”“古井也會泛細波(打一小說名)”“殘紅繞門掩疏籬(打一字)”……人們在一條條謎語前駐足沉思,為了解答謎語,各路高手可謂是大顯神通,絞盡腦汁。有的更是發揮團隊作戰優勢,一家子齊上陣。不一會功夫,一條條謎語就被解答出來,每解出一條謎語,人群中總會爆發出一陣陣贊嘆和驚呼,如同中了大獎一般高興。猜中謎語的人們越戰越勇,一鼓作氣的思考著下一個謎面,沒有猜中的人們也沒有氣餒,再接再勵的努力思考著。
“‘乖’打一成語。”當眾人在這條僅有一個字的謎語前百思不得其解時,一位叫劉博文的少年一把抓過謎面,興奮地對工作人員說:“我知道答案!是‘乘人不備’!”“回答完全正確!”工作人員高興地宣布,人群里頓時爆發了一頓驚嘆聲,這位正在讀高二的小伙子,年僅16歲卻實力非凡,不一會功夫就一鼓作氣的又猜中了2條謎語,引得圍觀的人群連聲贊嘆。他對記者說,平時他就非常喜歡挑戰各種新鮮事物,今天能在家門口參加元宵燈謎會,感覺十分新鮮也正好能挑戰一下自己,既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生活,又增長了知識。5歲的小朋友芊芊也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來到了活動現場。“身體白又胖,常在泥中藏,渾身是蜂窩,生熟都能嘗”只見她一字一句,十分認真的讀著謎面,一旁的父母也在不停的跟小芊芊解釋著謎面上的意思,并鼓勵她去思考,不一會,她激動地喊道:“媽媽!媽媽!我知道答案了!我知道答案了!是‘藕’!”當工作人員宣布回答正確后,芊芊高興得跳了起來,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。
會場外,猜對謎題的人們排起了長龍,手拿謎面進行抽獎。本次活動共提供了筆記本、筆、圖書、文具盒、雨傘五大類共計1000多份獎品。獎品全部由咸寧市圖書館贊助提供。在抽獎處,記者再次遇到了芊芊一家人,芊芊幸運的抽中了一個漂亮的文具盒。芊芊媽媽告訴記者,這次的活動舉辦得非常有意義,既增添了節日的氣氛,又學到了不少知識,特別是對小朋友們更是起到了寓教于樂的作用,能更好地激發孩子們的求知和學習欲望,希望以后能經常開展此類活動。
記者了解到,此次燈謎的謎面由縣文聯、縣圖書館從書籍、民間搜集一半,請專人制作一半,內容生動有趣,涵蓋了成語、字謎、電影、生活常識、人物歷史等各個方面,益智宜樂,妙趣橫生,深受群眾好評。縣文廣新局副局長、縣文聯副主席王洪介紹,本次活動主要是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,樹立文化自信,爭創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,提高市民素質,倡導文明新風,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,增長知識,陶冶情操,更好地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。此次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踴躍參與和廣泛好評,活動規模和參與人數都是歷年之最,活動現場,到處都洋溢著喜慶、祥和的節日氣氛。(文/實習生 張敬 鄒蘭 圖/特約記者 霍世祥)
編輯:Administrator
上一篇:
下一篇:
猜燈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