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除了規定的背誦內容,很少有學生在課外喜歡閱讀古詩詞。”好友在中學任職語文教師,感嘆中華古典文學在青年群體中“遇冷”。
中國是詩的國度,千百年來,文人先賢們留下了無數輝煌的詩篇,這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,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。個人認為,不管是什么年齡段的讀者,學習古詩詞,都是大有裨益的。
古詩詞的魅力來自于格律和辭藻組成的文化意境。寥寥數語,短短幾行字,蘊含了豐富的美學體驗和人生哲理,堪稱“情景交融”。缺乏深刻思想,怎能成為千古名句?通過閱讀古詩詞,讀者也能“見字如面”,和作者平等交流,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和所思所想。
優秀的古詩詞作品不但跟人們推心置腹地說話,而且擁有高強的藝術技巧,善于憑借生動的形象去表情達意,讓人愛不忍釋,潛移默化地感受到文學藝術的滋養,自身也能收獲寫作的技巧。
“朱雀橋邊野草花,烏衣巷口夕陽斜。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”(劉禹錫《烏衣巷》)作者僅僅借助一只飛入人家的燕子,去反映世事盛衰的變化,深沉的感慨便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。景物尋常,語言淺顯,卻蘊含著滄海桑田的巨變。
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”(孟郊《游子吟》)作者語言樸實無華,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。情真意切,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,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。我們現在用白話寫文章,什么時候可以寫得、說得像古詩詞那樣富有魅力呢?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,深入接觸古詩詞,必能找到許多寶貴的借鑒。
當你一個人幽靜地獨處,即使沒有朋友,有詩詞做伴,蘇東坡、辛棄疾、陶淵明、杜甫……都賦浮現,你就不會煩悶。每天讀一點點古詩詞,站在詩人的心境里感悟他們的生活,仿佛和他們一起走過,那種穿越時空的感覺,妙哉!(記者 陳希子)
編輯:Administrator
上一篇:
舞出鄉村“不夜天”
下一篇:
得救之道 道如刀鋒--《刀鋒》讀后感
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沈強、張敬報道:近日,由崇陽縣紀委、縣漢劇團組織的廉政宣傳教育“大篷車”走進該縣銅鐘鄉銅鐘村,開...
從大雪紛飛到夏日炎炎,從晨光熹微到夕陽西下,從一方舞臺到廣袤沃土……今年以來,由市委宣傳部、市文新廣局、市文聯等部門...
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方強報道:近期,赤壁市財政局組織機關青年干部開展讀書會活動,引導青年干部勤學、善思、篤行,讓學習成...
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郭芬芬報道: 8月28日,咸安區雙鶴橋社區昱園小區人聲鼎沸,一臺由市政府辦、市房地產管理局、溫泉街道辦...
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張遠杰、朱秀麗報道:“竹板一打啪啪響、我們八人來登場、惠農政策好又多、就把扶貧講一講”。伴隨著節奏...
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蔡祖峰、陳橋報道:近日,通城縣文體廣新局召開文化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會議,組織全縣文體市場經營業主學習...
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呂新林報道:近日,筆者采訪嘉魚縣作協獲悉,該縣官橋鎮鄉村教師程宏安出版詩集《忘憂草》。 據了解...
嘉魚文化底蘊濃厚,“二喬故里”聞名遐邇。其中,憑借悠久歷史和精湛技藝享譽各地的嘉魚木雕歷史悠久,成為嘉魚城市形象一道...
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焦陽、徐世聰報道:激揚奮進的腰鼓、整齊劃一的舞蹈、高亢亮麗的山歌……近日,通山縣大路鄉吳田村吳氏宗...
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葛琦、孫劍報道:“原來靖江王廟供奉的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東吳大將丁奉啊!”8月26日,外地游客在嘉魚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