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安區(qū)汀泗橋鎮(zhèn)自古民風淳樸,喜好修橋鋪路,境內(nèi)至今還完好保存著十余座石拱橋,為宋、明、清代修建,多以地名定橋名,其中有座古橋名曰“師姑橋”,又名雙姑橋、思公橋,據(jù)橋梁專家考察推斷,有八百多年歷史。
相傳該鎮(zhèn)古田村地段有條小河,古代每逢汛期河水暴漲,需要10天半個月水才能消退,挑夫行人常常耽誤路程,考生為此誤了考期。河岸邊尼姑庵里有一老一小兩個師姑,老師姑四處化緣募錢打算在河上修一座石橋,后來老尼姑圓寂了,小尼姑繼續(xù)化緣,募得錢數(shù)在河上修建一座3孔石拱橋,當?shù)厝吮闳∶麨閹煿脴颉=饔形豢忌皟纱吻镩澑翱迹蚝樗韪粽`了考期,只得白衣還鄉(xiāng)。這次因有石橋路途暢通無阻,如期赴考,中了舉人,考生得功名返鄉(xiāng)路過此橋,聽當?shù)乩习傩罩v了師姑化緣修橋的故事,舉人認為這是兩代尼姑的功勞,于是提筆在橋上寫了“雙姑橋”三個大字。當?shù)厝艘娛切驴婆e人題名,也就改叫雙姑橋。后來地方有個叫余思公的人在橋上修建廊亭,常年燒公益茶,挑夫行人過橋在廊亭上休憩喝茶感念余思公,又叫作思公橋。李旻媛整理
編輯:Administrator
嘉魚陸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廟,人稱吳主廟。廟里供的雖是吳主孫權,它的來歷卻和陸遜很有關系。 當年陸遜才二十多歲...
咸寧溫泉有座山,名曰潛山,說起這潛山,還有一段故事哩。 傳說在宋朝時,溫泉馮狀元的小姐招親,她繡了一面有九個人...
從通山縣城到九宮山,中間有一座山嶺,叫望闖嶺。說起望闖嶺還有一段故事哩。 傳說闖王起事以后,就有一句民謠:“迎闖...
何婆橋為今通城縣馬港鎮(zhèn)政府所在地。相傳,此地有一員外,家資巨富,雖年逾花甲,但膝下無子,僅有一女兒,自然視若掌上明珠...
通城縣石南鎮(zhèn)排合村有個叫牌樓沖的屋場,說起來倒有一段傳奇的來歷哩。這牌樓沖有一姓吳名昌祚的人,此人善醫(yī)術,鄉(xiāng)里誰人染...
寶鏡洞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寶鏡村,是黃龍山著名風景點。相傳玉帝之女慕黃龍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來游,至寶鏡洞時,坐下小憩。...
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小坳要隘,南通湖南平江,北通湖北通城,為古鄂州最南端的邊防要塞,亦為近代兵家重地。天岳關之名因...
通城縣黃龍鄉(xiāng)盤石村有個叫摸劍嶺的地方,為縣城去黃龍山的必經(jīng)之地。相傳呂洞賓上黃龍山訪葛洪至此天黑,便蹲在一山崗石上出...
通城縣藥姑林場轄地有一個原名楠竹溝的地方。由于林深地險,當年被辟為紅軍醫(yī)院。有醫(yī)護人員10余人,長年傷病員70余人。這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