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 劉文景、馬麗婭、通訊員 劉治國報道:“蘿卜盤成肉價錢”,這句民諺說的是路程遠、成本高、劃不來。眼下在崇陽生態旅游經濟帶卻有了不同的含義。22日,記者在崇陽境內最高峰大湖山腳下的高枧鄉中山村看到,各地的游客踏訪光顧,村里的紅薯粉、雞鴨豚等山貨很是搶手。
“幾個月之前,中山村可不是這樣的。”72歲的老人吳貴甫說,由于路不暢,出行難、就醫難、上學難,以前生活成本很高,群眾生活很苦。
道路成為制約山區發展的“瓶頸”。2012年,時任崇陽縣長杭鶯在當地調研時決定,集全縣之力,修通一條出山的路。
次年5月,幕阜山生態旅游公路崇陽段在該縣銅鐘鄉開工,并被列入湖北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特色公路規劃。
該路在崇陽境內為“一橫一縱”兩線布局。其中,橫線東起通山與崇陽縣分界點界頭塘,途經港口鄉、金塘鎮、高枧鄉,西至崇陽與通城縣分界點白堝,長46.9公里;縱線南起江西省修水縣全豐鎮與崇陽縣高枧鄉接壤處小山界,途經高枧、青山、銅鐘,抵天城鎮,全長40.6公里。
截至目前,銅鐘至高枧段長28公里路基、路面已完工并通車,剩下高枧至小山界長12.6公里路段正在加緊建設。
幕阜山生態旅游公路修通后,崇陽也因此形成了幕阜山“1+6一刻鐘”和“1+5半小時”交通圈,徹底改變了全縣20多萬人的出行難題。
這條路不僅改善了路網結構、提高了通行能力,更以路串景、以景活業,實現了從“景點旅游”向“全域旅游”邁進,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。
天城鎮坤旺農業科技園,過去主要是栽種水果、養魚,偶爾招引游人前來采摘,如今正積極向采、觀、釣、游、居方向發展,通過打造農業+旅游開發模式,變成了特色農業休閑景點。
高枧義源村,變廢為寶,在石頭山的石頭縫隙里栽種中藥材,既是特色景觀,又是藥材基地。
青山茶韻頤養小鎮項目初步形成,港口鄉西庭櫻花小鎮、桃源小鎮,金塘風電場等項目都在有序推進。
該縣還以幕阜山旅游公路為主線,謀劃和推進幕阜山綠色產業帶項目建設、美麗鄉村及集鎮建設升級改造。
眼下,金塘鎮柃蜜小鎮、青山生態養生步道、中國山地戶外運動藝術小鎮、朝陽洞生態旅游風景區開發等系列大項目迅速升溫紅火。
旅游公路沿線,各類特色農家樂、民宿園、觀光園、茶博園、小微綠色食品廠、竹木加工廠等特色產業如雨后春筍,蓬勃發展,帶動沿線近8萬人擺脫貧困。
編輯:Administrator